重庆:创新驱动城市照明低碳转型 打造山城璀璨夜景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获悉,重庆围绕“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高质效优”目标,统筹推进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照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取得很明显的成效,为城市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当暮色浸染山城,长江与嘉陵江的粼粼波光中,重庆悄然换上了一件“夜光华服”。这座以“魔幻8D”闻名的城市,每到夜晚便化身现实版《千与千寻》的奇幻世界——吊脚楼群披上流光,跨江大桥跃动如龙,无人机群在夜空中绘就山水画卷。2025年,重庆夜景以“非遗+科技”的创新姿态,再次点亮全球目光,成为“夜经济”发展的璀璨标杆。
北京游客李庆笑着说:“白天逛吃,晚上拍大片,重庆的梦幻夜景让人流连忘返。”
重庆市区三面临江,一面靠山,倚山筑城,建筑层叠耸起,道路盘旋而上,独特的城市风貌造就了奇丽的夜景。夜晚的山城,以繁华区的灯饰群为中心,干道和桥梁的华灯为纽带,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的海洋。
如何才能做到既灯光绮丽,又绿色节能?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重庆将景观照明能耗指标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联合实施,同时把节能技术标准嵌入施工图审查要点,实现规划、建设、治理全链条闭环管理。
同时,编制完成的《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提出“灯景相融”理念和分区能耗指标体系,系统梳理出47个城市多维度观景点,将景观照明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专项规划》注重保护暗夜空间,通过科学布局城市天际线、江岸线开尔文暖黄光为主色调,打造出动静结合、远近互衬、高低错落的立体化灯光景观。
据悉,重庆市通过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为城市照明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指导编制《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设计标准》等多项技术规范,加强完善绿色节能、能耗监测和运维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同步出台《重庆市城市道路全要素整合设计导则》等技术文件,规范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适时开展“多杆合一”试点,增加智能控制覆盖率。
在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景观照明提升项目中,通过精准调控实现2.4平方公里范围内200余栋楼宇、4座跨江大桥的景观照明总功率在3万千瓦,LED灯具占比达98%,打造具有“大视角、宽视场、地标性、整体性、现场感”的山城夜景。
数据显示,重庆市111万余盏路灯中,LED占比75.7%,智能控制率92%,近三年城市照明迎峰度夏累计节电约204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放量约2034万吨。
据了解,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将“照明及节约能源改造需加强”纳入闭环管理,通过印发《关于实施城市照明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聚焦灯光照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绿色照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相关典型做法成功入选2024年重庆市“八张问题清单”整改示范榜总榜案例。
与此同时,强化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推动17个市级部门、3个区县及20余家社会单位协同发力,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区级落地”的工作格局。通过实施精准施策,重庆市照明系统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广绿色节能灯具应用和固定灯具循环使用,成效显著。
渝中区依托市政设施中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路灯灯杆,新建和改造城市现有的灯杆设施,将传统功能单一的路灯灯杆升级为集供电、网络和控制于一体的智慧灯杆,切实规范“杆、电、网、管、箱”设置,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和推广。2019年以来,渝中区率先试点,从解朝大道向周边重点区域逐步推广,陆续实施中山四路、民族路、新华路、民权路、解放西路等9条主干道的“多杆合一”项目。
江北区积极做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持续推进城市照明节能改造工程。该区在完成首批8362盏路灯改造的基础上,针对照明盲点暗区开展专项整治,对辖区5140盏存在安全风险隐患、能耗高的老旧路灯实施LED节约能源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LED绿色照明产品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及推广,使辖区城市照明环境更加绿色、低碳,城市照明品质提升效果显著。
南岸区通过公开对外招标引入节能服务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1万余盏高压钠灯实施绿色节约能源改造,该项目成功入选全国“0碳未来·ESG创新实践”案例。在创新模式方面,由企业承担LED灯具及耗材投入,政府与企业按1:9比例分享节能效益,年节约标准煤1727吨、减排二氧化碳4802吨;技术升级方面,改造后路面平均照度提升143%,均匀度提高37%,显色指数由23提升至70以上,显著改善夜间出行环境;智慧管理方面,加装物联网控制节点实现远程精准调控,推动照明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二次节能。
5月29日,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召开《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
《重庆市电瓶车充换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已于本月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市行政区域内电瓶车充换电设施的全链条安全管理活动。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也被赋予了明确的职责,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负责统筹协调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也要各司其职。
十六载躬耕,妙手匠心“绣”通途——记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关改玉
见到关改玉时,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七局雄(安)忻(州)高铁忻府轨枕厂内机器轰鸣,作为项目试验员,她正半蹲在刚产出的双块式轨枕旁,指尖在智能检测平板上快速滑动,通过AI(人工智能)算法结合高清图像,实时分析轨枕表面纹理,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缺陷。
城市就像一个有机生命体一样,在岁月的长河当中不断演进。随着时光的流转,也会出现基础设施老化、功能布局失衡、交通拥堵等各种“城市病”,需要及时进行体检和更新。城市体检和更新不仅关乎民生,还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建筑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等新概念席卷而来,作为四川建筑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的华西集团,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将传统建筑管理升级为“数字管家”,让成本管控像“网购比价”般透明,让工程进度如“快递追踪”般精准。
“出海”不仅仅意味着把项目做到国外,更意味着管理模式、人才体系、技术工具乃至数字能力的全面升级。在这一关键转型期,广联达致力于成为中国建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技术底座”和“服务后盾”。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通报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