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又智慧!电力提升改造“电”靓厦门城中村!
夜幕降临,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的路灯亮起。灯光倾洒,照亮了平坦舒适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民居,温暖着市民游客的心。塔头会客厅主理人蔡新哲说:“晚上欣赏夜景美,白天感受‘无线美’,塔头社更亮了,也更靓了。”
城中村改造有着城市更新“第一难”之称,而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更是难中之难。塔头社,通山达海,是位于岛内的“最闽南村落”,也是不断出圈的网红村。经过近一年的电力提升改造,塔头社供电可靠率达到A+类供电区域标准,可提供未来10年的用电可靠保证。
在塔头社,电力提升改造这块“硬骨头”是如何啃下来的?带来怎样的启示?近日,记者前往塔头社进行蹲点采访。
塔头社曾存在城中村供电的共性问题,供电可靠性不高、安全风险隐患突出、供电容量不够、环境不够美观。2023年,塔头社拉开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大幕,电力提升改造成为一个重头戏。
“塔头社很美,但在以前,‘空中蜘蛛网’影响游客第一观感。”蔡新哲说,由于历史原因,塔头社电线密密麻麻,挂在空中。路边矗立着一根根电线杆,短短四五百米的知青路,就有20多根电线杆。
如今的塔头社,已是一番新模样。沿着塔头西路一路前行,路面整洁宽敞,视野宽阔。昔日杂乱无章的“蜘蛛网”,被舒适宜居的“无线美”所替代。“整个村庄看不到一根电线杆,看不到架空缆线,全部入地缆化了。”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指挥部负责人许铭拓告诉记者。
继续往村里走,不难发现电力设施也“藏”起来了。在旅游热门“打卡点”知青楼,昔日墙壁挂了10多个表箱,如今整洁清爽;路边偶尔出现的电箱,不再“灰头土脸”,画上了清新亮丽的主题画;箱式变压器装上了电力收纳箱,看上去简约现代,同旁边的环境融为一体。
依托区政府、街道、社区三级对接协调机制,厦门供电公司做好整村用电规划,从历史电量、用电性质、用电面积三个维度,对780多户用户逐户排查用电需求,按城区A类最高供电标准提升改造。
“空中蜘蛛网”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存在安全风险隐患。要改出“新面子”,必须“应缆尽缆”。厦门供电公司思明供电中心配电运检二班班长肖健说:“此次改造采用先埋再拆模式。我们拔掉了201根电杆,拆掉的‘空中飞线万米。”并且,为完全解决表后飞线,厦门供电公司按“一栋一表”原则,将表箱安装到户。
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比想象的难,“改一线动全身”。而塔头社电力提升改造,按“精品”来打造,难度越发升级。
塔头社巷道纵横交错,车辆通行困难,施工电力设备基本靠肩扛手抬。尤其是塔头东路一些小巷,有的间距只有一米多宽,开挖难度特别大,需要人钻到管道内,用锄头、铲子去挖。
改造过程中,塔头社整村共进行了107次电力现场作业。施工影响居民用电,如何保障供电稳定?创新施工模式破解“两难”。肖健说:“我们采用发电车,以及临时箱变、临时电缆分支箱、旁路电缆等带电作业方式保电,实现用户停电‘零感知’。”
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过程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解决电力设备落地空间需求。解决之道是创新思路,采用“一地多用、有效聚合”的“共享站房”建设模式。
在塔头社,一座集配电站房、消防站、垃圾处理、社区服务站等于一体的“共享站房”——“启航”综合服务用房正在加快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配电站房已经完工。该配电站房配置了8台变压器、24面开关柜,原先“小容量、多布点”的供电设施改为集中式的配电站房,可取消周边4台环网柜、10台箱式变压器、32座动力箱,进一步释放村庄公共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塔头社,供电网络越来越智能、高效。在塔头社剑潭湖边上,一个低压柔性互联装置静静伫立,这是厦门首次应用新型电力装备解决城中村灵活用电问题。
塔头社中心区域民宿、餐饮店集中,不同时段用电负荷波动大。低压柔性互联装置将轻载区域与负荷集中区域相联,实现跨台区容量互济,“它还相当于一个大型‘共享充电宝’,负荷低谷时段储备电能,应急情况时可提供10个小时电能使用。”肖健说。
塔头全量变压器装上类似“大脑中枢”的智能终端,各级出线安装智能开关,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供电全线装上“监控器”,一旦有异常第一时间预警……在这里,一种高效智慧的电能服务新模式已然出现。
据介绍,此次电力提升改造,塔头社供电容量从9370千伏安提升到23940千伏安,提升了14570千伏安。户均供电容量提升了18.4千瓦。电网结构从辐射状的供电模式,升级为双电源环网状供电模式。
“我要炒菜啦!”过去,在塔头社居民朱海滨的长租房里,楼上楼下的租户煮饭时,都要互相“通一下气”。
朱海滨家楼下有一家店面,楼上两套房子用于长租。“以前用电小心翼翼的,空调、电磁炉等设备一起用就容易跳闸,煮饭炒菜时,楼上楼下都要打声招呼。”他说,此次改造,家里的电表从单相电表改为三相电表,容量从13千瓦扩到39千瓦,“电量充足,生活方便了很多。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一次跳闸现象都没有。”
“硬件的改造,有助于文化的打造。”蔡新哲举例说,塔头社知青楼是厦门岛内保存完整的知青楼,以前在知青楼开展文化展播活动,没有地方接电,需要拉插座,功率一大,就会跳闸。现在硬件提升了,接电方便,文化展播活动“电”力十足。“厦门是旅游城市,环岛路黄厝沙滩一年人流量达百万级,改造后的塔头社,成功接住了流量。”
思明区滨海街道副主任汤凌说,塔头社靠山面海,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有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曾涌现出多位进士、解元,也因此,塔头社民宿业蒸蒸日上。“塔头社民宿有130多家,用电量日渐增长。此次电力提升改造,不仅换了‘颜值’,更提高了‘安全值’,增强了供电可靠性,对民宿业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据许铭拓介绍,今年内,厦门将完成40个村的电力提升改造任务,逐步提升群众用电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助力打造有厦门特色的高素质高颜值城市社区。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来自安徽安庆的叶方、徐璐夫妻恰巧在西藏度蜜月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他们奔赴震中,进入“救灾模式”蜜月途中突遇西藏地震新郎:“赶紧去救人!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1月10日,在宁夏银川、石嘴山等地惊现不明发光物,随后出现罕见的“蛇形”云。中国气象发文称:这种形态奇特的云很少见呢!第一现场采访银川市气象局,对方称“蛇形”云并非气象方面现象,有人放烟花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详细情况以官方通报为准!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10日18时许,河北张家口多位市民拍到不明发光飞行物,拖着光尾快速上升宛如银蛇盘绕。位于银川、包头、大同等地的市民也拍到了相同的奇异天象。11日,张家口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该景象,但未接到不正常的情况的通知,可能是火箭发射。
据都市快报报道,1月9日下午3点50分左右,日本兵库县,两名中国女游客在铁路道口等红绿灯时遭列车撞击身亡。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身边的亲人朋友突然被高血压这个 “隐形杀手” 盯上。就拿 58 岁的吴女士来说,家族的高血压病史像是一个难以摆脱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她。近些年来,她的血压就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浪,极不稳定。
兰州站的“兰”为何这样写?网友:大有讲究!兰州,甘肃省省会,又称“金城”,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甘肃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也是历史悠远长久的黄河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地道的美食,让来过这座城市的游客流连忘返。
每年发放年货,现场热烈的气氛都让周边的村民,还有屏幕前的网民都羡慕的不行纷纷感慨自己不是光明村的人幸运的光明村,这几天跟过节一样因为,东哥又给老家送年货啦[心][心]7号上午,村民就在刘强东老家的门前等待中午11时30分左右,车队到达村民们放起了烟花迎接并持续到了晚上,现场气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