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的工作清单 社工课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日渐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关心关爱孤寡、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西交民巷社区一直开展为老服务工作,成立了一支“为老服务巡视队”。
“为老服务巡视队”成立于2010年,至今已有十年之久。从刚开始的四位社区退休老党员,到目前的三十个人,人员数量在扩大,为老服务队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让辖区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建立西交民巷社区的幸福巷,做幸福友邻社区。
社区的为老服务队队员,他们大都是由社区的退休支部党员组成,目前平均岁数六、七十岁。社区采取的模式就是由年轻的老人为高龄的老人提供为老志愿服务。
一是查看老年人居家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关注屋里煤气罐管线是否安全、厨房里是否有可燃物,并且进行提醒,报三项工单,社工、消防、派出所一起上门解决。
二是了解为老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情况,老年人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留下老人子女电话,问询腿脚是否方便,有无老街坊可以走动,减少独立居住孤独感。察觉缺陷第一时间处置,了解情况并且跟家人沟通,并且做好走访记录工作。
三是他们入户老人家里,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琐事,包括梳头发、剪指甲,调试电暖气设备,有的帮助老人洗脚,还有的陪老人聊天,每当他们去到老人家里,老人都是很开心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约定,其中有个为老服务志愿者被问及做为老服务工作累不累的时候,她说,谁不会老呢,能帮一把是一把。语言朴实无华,体现了一颗为民服务的心,一颗又红又专的心。
四是社区会不定期给为老服务志愿者提供志愿者培训活动,及时反馈志愿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凝心聚智,促进更好地开展为老服务志愿活动。
社区某户住一楼的高龄独居老人家里漏水了,她因病住院两月有余,家中无人,楼上漏水把她家淹了,水从屋里漫了出来,都漫到楼道了,影响邻里的出行安全。
邻居居民发现后找到同院不同门的网格支部书记郭Q,郭书记立即联系社区寻求帮助。
最后在社区、支部党员、首华物业公司、房管所“四方联动”下,现场协商议事,查找根源,解决漏水堵水问题。得益于邻里关系和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让独居老人家里堵水问题及时顺利解决。
居民洪先生是,他家院里种有两棵树,一棵是葡萄树,一棵是有几十年树龄的石榴树。每到夏季,满树的葡萄,小院显得勃勃生机。小院东北角的石榴树,到了秋天就长满了石榴,红红的,特别引人注目。每到果子成熟的季节,老人十分慷慨地送葡萄、送石榴给街坊高龄的老人们尝尝,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彼此尊重,共享幸福家园。
社区的党员志愿者责任心强,支部建在网格上,也就是有事先找网格支部机制,有事找网格支部,有事找党员。在居民有诉求时,通过找身边的党员,找身边的网格支部,形成“三联单”模式,居民来点单,支部来下单,党员来接单,将服务送到居民心坎儿里。
社区党员就是居民打通诉求的“最便捷的一扇门”,这不单单是一扇窗、一扇门,更体现了支部、党员和居民的共建共治共享,充分的发挥了网格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社区党员李阿姨时常入户了解居民诉求,孤寡困难老人是着重关注对象。她了解到王阿姨家中俩老人,需要帮助。因王阿姨得了一场病,现在行动不便,老伴也患有脑梗,行动不自如,门前的台阶比较高,想砌一个慢坡推轮椅方便,并安装一个台阶扶手。了解到这个诉求后她及时上报到社区党委,社区党委进一步明确居民诉求,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
协调多方资源,响应居民诉求,并把解决的方案和居民一起商讨,最终得到居民的满意才开始行动。
除了扶手安装、坡道重整需求外,居民院里地面坑洼不平、上下水管道、夜间照明系统灯等一揽子的事项都要解决。社区党委一一梳理困难事项,记录在案,并考虑上报街道工委推动这个院子的最美院落立项改造。通过老年人反映的一个小诉求,到解决大的诉求,得益于党员的认真负责,让为老服务工作开展得更加高效务实。
为提升人居环境,在推动最美院落建设工作中,社区推行议事协商制,针对老年人居住较多的院落进行适老化改造。
街道、社区把居民的院子当成“小院议事厅”,多次来到小院里开展工作,城管耐心讲解拆违的法规政策,把居民反映的问题和需求一一进行充分沟通,以便稳妥地拆除违建。
他们不仅完成院内厕所改造,安装坐便,更新给排水设施,而且对院内因年代久远出现檐头破损、地面坑洼不平等问题,街道、社区联合实施工程单位,现场共同论证,拟定维修方案,组织平整修缮,同时更换破旧门窗,最大限度地保留院落的古朴风貌。“最美院落”改造工作,极大地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响应国家政策,清理电动车三、四轮后社区出现了两位长期透析病人出行困难问题,社区党委积极联系党建协调委员会单位开协商议事会,建言献策。对接党建协调委员会单位资源,解决长期透析的居民出现出行不便、透析、看病困难问题。
通过社会倡导,联系社区的党建协调成员单位,对接资源,为困难居民的安康生活提供志愿服务保障,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社区的为老服务队经过多年变迁后,虽然有些提供为老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搬走了,但是人员总数却没有减少,反而是逐渐变多的,有更多的社区志愿者们加入到这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中来,彰显社会爱心,传承着这项为老服务的工作,传承着这种志愿服务的精神,让老年人真正得到社会的关心、关爱,推动老年人的社会融入,体了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孝劳的传统美德,推动银龄经济的发展。